今年數碼圈的競爭焦點之一,無疑是產品重量的 “內卷”,尤其是在手機領域,各廠商為實現輕量化各顯神通。像最近曝光的iPhone 17 Air 通過采用全新的超輕鈦合金框架與更輕薄的屏幕材質,成功將機身重量控制在 150 克左右,握持起來輕盈舒適。除此之外,還有三星 Galaxy S24 Ultra也通過新型碳纖維復合材料替代部分金屬組件,優化內部電路布局,使手機重量減輕至 200 克以內。這些手機通過設計優化、內部堆疊結構調整以及材質更新,在輕量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手機廠商在減重賽道上你追我趕,筆記本廠商也沒閑著。自 2024 年起,筆記本行業也掀起了一股輕量化的熱潮。榮耀、華為等品牌的輕薄本則憑借強大的性能和長續航能力,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而華碩,更是在這場輕量化競爭中脫穎而出。華碩的筆記本不僅在機身重量控制方面表現優秀,其在材質的選擇和運用上也獨具匠心,為用戶帶來了更優質的產品體驗。
前不久,華碩開啟了靈耀藝術家全球巡展,在米蘭設計周上,華碩展出的四款限量版靈耀 14 Air 驍龍版吸引了眾多目光。這四款筆記本運用行業首創的高科技陶瓷鋁材質作為飾面,這種材質通過對鋁進行陶瓷化處理,具備諸多優勢。
它比一般金屬外殼更輕盈,使得靈耀 14 Air 驍龍版在保證性能的同時,實現了極致輕薄;而且其斷裂韌性比傳統陶瓷高出 10 倍,更加耐磨、抗指紋,即便長時間使用,也能始終保持嶄新的外觀。此外,電腦套選用北歐品牌 Kvadrat 面料,不僅環保,還為筆記本增添了一份高端質感。

除了材質出眾,靈耀 14 Air 驍龍版和靈耀 16 Air 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十分出色。靈耀 14 Air 驍龍版整機重量僅 960g,采用高科技陶瓷鋁材質,A 面的 Zenbook 極簡 Logo 標識搭配硯石灰 / 茶釉棕自然配色,盡顯大氣磅礴。

而且在性能上華碩為其帶來了驍龍 X AI處理器,其內置的NPU AI算力高達45 TOPS,配合32GB的 LPDDR5X 8448MHz 內存以及1TB的PCIe 4.0 SSD。無論是日常多任務處理,同時打開多個辦公軟件、瀏覽器頁面,還是進行輕度視頻剪輯,它都能流暢運行。續航方面,其內置的70Wh大容量電池,官方數據可為用戶提供22小時的續航水準,確保在外出辦公的時候也不必未電量焦慮。
靈耀 16 Air 同樣亮點十足,整機輕約 1.49kg、薄至 1.1cm,采用 CNC 一體成型工藝,輕盈靈動。C 面由 3522 個 CNC 工藝散熱孔組成的幾何格柵設計,不僅美觀,還能有效散熱,保障電腦的穩定性能。在性能方面,它選擇的是 AMD 銳龍 AI 9 HX 370 處理器,基于全新 Zen5 架構、4nm 領先工藝,擁有 12 核心 24 線程,最高加速頻率達 5.1GHz NPU AI算力高達50 Tops。標配 32GB LPDDR5X 7500MHz 內存和 1TB PCIe 4.0 SSD,數據讀寫速度飛快,無論是多任務處理還是運行大型軟件,都能輕松勝任。

而且靈耀16 Air還提供了 16 英寸 OLED #華碩好屏#,屏占比高達 90%,16:10 的屏幕比例帶來更大顯示面積,加上 120Hz 可變刷新率、 0.2ms 響應速度、100%P3 色域覆蓋、通過了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支持硬件級防藍光等素質,讓其在屏幕方面也要領先同級產品。續航方面,靈耀16 Air也帶來了78Wh大容量長壽電池,續航市場可達20小時,在續航水準上也是相當給力。

除了產品本身的一些硬件亮點之外,華碩的產品在AI體驗方面也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在AI處理器的輔助下,華碩帶來了很多的實用的AI功能。像小碩知道 AI 智能助手堪稱用戶的貼心伙伴。在我們日常常用的文本創作、AI繪圖、軟件控制等方面,都可以通過它來實現大大的提高我們在日常辦公、創作的效率。
還有StoryCube 一站式 AI 媒體中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找到來自不同設備存儲的內容節省了找文件的時間。另外還能實現簡易實時的照片與視頻剪輯,方便我們去調整照片參數、裁切比例,修剪原始視頻,可以說 StoryCube就是創作、辦公的一大效率神器 。